本年度,由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姜博教授带领的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学科团队在“土地利用碳排放”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被《环境科学与技术》《地域研究与开发》《福建农业学报》等北大核心、CSSCI/CSCD来源期刊收录,姜博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张余为三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姜博教授为通讯作者。
随着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争取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约有45%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仅次于化石燃烧成为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效应,对实现低碳土地利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姜博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围绕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近18年来,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类型相互转变明显,共有165 363.13 km2土地进行了相互转化,林地转出面积最大,是耕地和草地最大转换来源,而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2)2000-2018年东北地区整体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长率达31.3%,其中辽宁省贡献最大,其次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3)土地利用净碳排放区域差异显著,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沈阳和大连,低值区集中在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区。(4)Moran’sI指数呈先增后降趋势,整体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热点区分布在辽宁省的阜新、锦州、鞍山、营口和大连,冷点区集中在黑龙江省的鹤岗、双鸭山、鸡西和佳木斯及吉林省的白山和通化。(5)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利用强度、工业结构、总人口。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6NmWw7YpEsKMypi3qVj28Lnd4ijJJLBTppkzmUJwl_dfT-MTX8LIF6FhiWrO8ds5J0JQ8OQVIy5DJ57O9CSW-4&uniplatform=NZKPT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6NmWw7YpEsKMypi3qVj28Lnd4ijJJLBTppkzmUJwl_dft62FPZTdtVl7QdoAiXWjHPvVG2G9cQe371PdULmfRx&uniplatform=NZKPT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6NmWw7YpEsKMypi3qVj28Lnd4ijJJLBTppkzmUJwl_dQOAW1zahXHNwKg1dN05-gpnSXOHJgshT19lzj8Q514g&uniplatform=NZK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