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建设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实验实习 | 学生工作 | 党建工作 | 社会服务 
您好!欢迎来到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今天: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相关新闻>>学术活动>>正文
杜国明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4-09-02 08:22  

近日,我院杜国明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我国东北地区作物种植模式演变和黑土区农户参与耕地轮作生态补偿意愿以及农户对耕地轮作响应意愿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Grain Cropping Patterns in Northeast China: Insights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Farmers’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Crop Rotation in China’s Black Soil Regions”和“东北黑土区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认知与响应意愿——基于黑龙江省466个农户的实证分析”为题,发表在期刊《Agriculture》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上。

在“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Grain Cropping Patterns in Northeast China: Insights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一文中,对东北地区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分析。

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格局差异明显,初期空间格局以大豆为主,表现为北部密集、南部稀少的分布格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逐渐取代了大豆的主导地位,大豆的种植区域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分布在辽河平原北部和松嫩平原中部。自2002年以来,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占主导地位,并保持稳定。此外,从时空差异来看,玉米种植面积从南向北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南方减少,在北方集中,其分布面积在过去20年中不断相互进退。此外,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多年来,其空间分布从分散到聚集斑块,从2012年开始,基本上保持稳定。

主要作物模式是连续玉米作物、玉米-大豆轮作、混合作物和连续大豆作物。同时,这项研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作物期:第一期(2000-2002年)、第二期(2010-2012年)和第三期(2020-2022年)。在三个时期内,这些模式分别覆盖了面积的94.73%、88.76%和86.39%。主导作物模式从第一期到第二期的演变涉及从连续大豆作物到连续玉米作物的过渡,而从第二期到第三期,主要转变是从连续玉米作物到玉米-大豆混合作物的过渡。从空间角度来看,自第一期以来,玉米越来越多地取代大豆成为主要作物,连续的玉米作物向北扩张,连续的大豆作物收缩。玉米-大豆轮作区也向北迁移,特别是在松嫩平原的核心地区,主要演变为连续的玉米种植。玉米种植区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支流。

在“Farmers’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Crop Rotation in China’s Black Soil Regions”一文中,从农民满意度的角度评估了中国黑土地区轮作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这项实证研究利用改进的熵TOPSIS、逻辑回归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黑土地区轮作生态补偿政策的表现,并确定了黑龙江省的障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在10%的水平上对结果有显著和积极的影响,而年龄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家庭劳动力和耕地质量,在5%的水平上都是显著的负系数,这表明农民参与这些生态补偿项目的可能性降低。家庭的收入来源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影响,这也表明农民的参与倾向较低。绩效分析显示,对项目宣传的满意度(A1)、对保护农民权益的满意度(A3)、对项目有效性的总体满意度(B1)、对生态补偿方法的满意度(B3)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C1)的变量值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对监督和管理的满意度(A2)、对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的满意度(A4)、对黑土轮换生态补偿标准的满意度(B2)、对项目实施后家庭生活福利水平的满意度(C2)以及对农民积极参与项目的满意度(D1)的变量值低于3.03的平均水平。因此,本研究为评估中国黑土地区轮作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并提出了提高其绩效的建议。

在“东北黑土区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认知与响应意愿——基于黑龙江省466个农户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农户对耕地轮作的响应意愿,结果表明:(1)愿意响应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占52.58%,积极响应程度有待提高。(2)从农户对耕地轮作的政策认知来看,农户对轮作政策的了解程度、对轮作补贴的满意程度、对这项政策收益的未来预期以及对该政策的生态认知,均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农户的个体和家庭特征以及耕地经营情况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具有显著的影响。(4)各地热量条件不同导致玉米单产差异较大、但大豆单产差异不明显,因此农民对轮作表现出不同积极性。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黑土区耕地轮作的主体协同及制度优化研究”(21BJY209)的支持。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9)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院
地址:中国·哈尔滨·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邮编:150030 高校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