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建设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实验实习 | 学生工作 | 党建工作 | 社会服务 
您好!欢迎来到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今天: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建设>>学科团队>>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团队>>正文
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团队简介
2022-11-15 19:48  

1. 带头人简介

杜国明,理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黑龙江省政府黑土地保护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农村区域发展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承担各级政府部门、公司委托的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曾获得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MPA优秀教师,东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岗、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2. 团队成员

其他

(不含团队带头人)

性别

出生年月

最高学位

毕业院校

职称

郭珍

1987.11

博士

湖南农业大学

教授

杨凤海

1967.04

博士

东北农业大学

教授

孙良顺

1986.08

博士

河海大学

副教授

黄善林

1983.07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1978.04

博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副教授

高凤杰

1981.11

博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副教授

侯淑涛

1965.10

硕士

东北农业大学

副教授

杭艳红

1969.01

博士

东北农业大学

副教授

郭欣欣

1982.11

博士

吉林大学

副教授

苏安玉

1969.07

博士

南京大学

副教授

李全峰

1987.11

博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讲师

张汉松

1979.03

博士

浙江大学

讲师

李冬梅

1990.09

博士

吉林大学

讲师

 

1988.07

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

讲师

盖兆雪

1990.12

博士

东北大学

讲师


3. 对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的支撑情况

黑土地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黑土地退化将不断降低耕地地力和产出能力,极大影响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降低黑土地的生态保护屏障功能,阻碍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影响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建立“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学科团队,可不断完善黑土地保护的技术体系、模式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升黑土地保护成效,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推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东北黑土地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的“压仓石”和“稳压器”作用。东北黑土地开展保护利用,全面提升黑土地耕地地力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中,需要建立切实保护黑土地质量的技术模式和相关制度体系,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公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推进。建立“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学科团队,可完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4. 建设思路与举措

1)明确研究方向

黑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也是黑土地可持续利用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为前提,对黑土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主要包括黑土质量评价、黑土适宜性评价、黑土生态评价、黑土承载力评价等内容。

黑土资源保护与恢复:本研究方向针对我省、乃至于东北地区黑土地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热点问题,围绕黑土地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退化,应用相关土地科学技术,统筹推进黑土地的保护与修复治理,增强对黑土地的利用现状、环境变化、发展趋势、生态风险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管理。

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黑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主要包括黑土资源的空间配置,同时也包括在不同农业发展主体之间的配置,即涉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内容。而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 将二者进行结合,能够在更科学的进行黑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

2)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上,要全面提高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造就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求建设一支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具有崭新教育观念、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适应高等教育需要的创新型的学术队伍。

3)人才培养

凭借雄厚的师资队伍、优秀的科研队伍和强大的科研力量,本学科未来5年拟培养博士生3-5名、硕士研究生150-180名,未来10年将培养博士研究生10-15 名、硕士研究生300-400名,建设一支科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研究生团队。

4)学术交流 未来学科在学术交流方面有如下规划:

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15-20 人次/年;出国访问学者 2-5 人次;国内高校学习 2-5 人次;邀请专家讲学 5-10 /年。

5)科学研究

未来计划申请相关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3-5项;申请相关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目3-5项;5年内发表期刊 EI/SCI/SSCI论文 20-30篇。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9)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院
地址:中国·哈尔滨·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邮编:150030 高校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